面对美日不速之客,所罗门群岛民众化身荆轲,当众用刺刀挑明立场
今年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80周年,但这次的纪念活动却显得格外特别。让人意外的是,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带着西方“盟国”居然拉上了日本一起参加。作为曾经的战败国,日本出现在这种场合,难免让人觉得别扭。这种奇怪的安排甚至让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直接缺席了活动。
另一方面,当西方国家试图让历史淡出视线时,一向温顺的当地岛民却突然像古代刺客荆轲一样挺身而出。他们用刀剑指向日本人的举动,向世人证明历史的记忆依然鲜活。
这件事来得特别突然。舍曼发言刚结束,参加活动的各国代表正依次上台献花。就在这时候,一个本地男子突然冲上台,一把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官员按倒在地,手里举着半把剪刀,动作快得像古代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一样干脆。虽然现场的老百姓和美军保安马上把持刀的人制服了,但日本官员的脖子已经被刺伤,流了不少血,立刻被送去医院抢救。
如今,各国新闻报道都提到行凶者“精神失常”、“情绪失控”,称其“行刺原因不明”。但要是我们把时钟拨回到事发前的场景,事情的真相可能就清晰可见了。
舍曼在演讲时特别提到,二战期间所罗门群岛的当地居民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还讲述了日本军队当时对岛上平民的残忍行为。
舍曼特别提到了抗日英雄沃扎被日军俘虏后的遭遇。日军为了逼他招供,竟然把他绑在树上,用刺刀连续刺了好几个小时。这件事在当地早已家喻户晓。既然如此,演讲结束后,当地居民效仿荆轲的方式向日本人复仇,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日本这次事件算是敲了个警钟。他们原本以为事情已经彻底翻篇了,毕竟之前对他们态度最差的澳大利亚似乎也没那么咄咄逼人了。
那时,安倍晋三仍是日本首相,他积极在国内推动《永远的0》的传播,同时日本也掀起了一股向南太平洋投资的热潮。不久后,日本大使受邀前往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参与了一场纪念活动。更引人注目的是,澳大利亚政府还批准日本人在达尔文港的海岸上,为阵亡的日军士兵建立了一座“慰灵碑”。
澳大利亚为了纪念二战时日本"联合舰队"轰炸达尔文港的事件,特意在博物馆门口用投影技术展示了日本军旗,让游客可以踩踏而过。这种官方展现的"和解"姿态,想必能让日本方面感到宽慰。
日本海上自卫队开始出动军舰,挂着“旭日旗”,跟美国和澳大利亚一起参加太平洋战争的各种纪念和悼念活动。日本觉得自己在南太平洋投了不少钱,最近几年还在所罗门群岛花了不少精力找日军遗骨。他们以为当地人应该对他们有好感。
然而,他们的看法可能有误。日本在南太平洋战争中的残暴行为至今没有得到深刻反思或正式道歉。多年来,外界普遍了解日本侵略者在新几内亚对澳大利亚士兵实施的斩首暴行,但很少有人知晓,日军在捕获当地岛民后,常常轻率地将他们视为盟军的“间谍”或“游击队员”并加以杀害。
日本兵对待老百姓的手段极其残忍,他们要么用刺刀乱捅,要么拔出军刀直接砍杀,相比之下,开枪打死反而成了最仁慈的做法。虽然官方记录不多,但这样的暴行在民间广为流传。比如在菲律宾,老百姓私下里提到"日本武士"这个词,其实就是指那些专门砍人脑袋的刽子手。
这件事发生没多久,日本网友就琢磨,是不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可能是日本军舰和军旗老是出现,勾起了岛上居民对战争的回忆。这种说法虽然很快被很多人反驳,但它点出了关键。舍曼的演讲轻松唤醒了当地人作为受害者的记忆,所以一个“情绪失控”的岛民袭击参加纪念活动的日本“自卫队”士兵,也就不难理解了。
随着瓜岛民众在旧战场上对日军发起反击,日本政府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虽然美国防长曾在珍珠港对来访的日本官员表示“曾经的敌人如今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但这番话不过是美国现政府为推行“印太战略”而喊出的口号。日本必须明白,二战时期的“英雄”们在亚太地区的历史中并没有给它留出位置,它真正的归宿是在东京审判、监狱和绞刑架上。
#图文春日打卡计划#
